人物简介:杨文艺,农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,连续三年第二课堂成绩位列学院第一,综测94.06(1/133)。曾任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团委青年信息中心干事及委员、小班组织委员、小班学习委员、农学202004班班主任助理等多个职位。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、挑战杯国家级铜奖、互联网+省级金奖、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、校级优秀学生、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、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、精准扶贫活动优秀个人奖等校级以上荣誉称号和奖项27项。现已推免至上海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。
抱诚守真,勤学多艺
播种、松土、施肥、浇水,杨文艺从小就接触农业,感受着植物生长的魅力,渐渐地她爱上了农业。高考填报志愿时,她毫不犹豫填报了农学专业,想通过学习,研究农业,发展农业。初入大学,杨文艺并没有过多的迷茫,面对充满新鲜感的大学生活依然保持着从小养成的自律,大一第一学期便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。
“除了学习,我也积极加入学生部门进行锻炼。”但成绩从专业第三却下降到专业第十三。根据历年情况,这个排名处于保研边缘,她突然就有了危机感。于是,在深入分析后,杨文艺有了自己管理时间的法宝。重要事情记录手机便利贴,对待做事项进行排序,杨文艺的成绩也在奋斗中渐渐上升。“对学校活动都很感兴趣,初心就是奔着活动本身去的,各个活动对参赛者都有不同要求,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。”
即使现在她已经大四,并不需要参加活动来增加自己的二课分,但她仍喜欢尝试不同事情并为之全力付出的感觉。回想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,她还担心无法满足当时毕业需要的创新创业两个学分。如今,她已经成为参加240余项活动的“活动集大成者”。
秉承初心,稳中求进
“心动不如行动”和“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”是杨文艺经常挂在嘴边的,在互联网+和挑战杯比赛中,“玉米大豆混合青贮饲草罐头——藏区牦牛的冬季营养套餐”项目分别荣获省赛金奖和国赛铜奖,“创新创业比赛是很大型的比赛,要想走得远,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支撑,一般都要经历半年及以上,队友要相互了解,大家要愿意一起吃苦,相互学习,大家志同道合才能走到最后。”
大一主动联系学院陈红星老师,在与老师交谈后才发现,“虽然很想尝试,但自己对互联网+等创新创业比赛的了解完全不够,就连如何撰写策划书都不明白”。而学院老师看出她求学的渴望和上进,正在她认为没有希望的时候,陈老师对她向她抛出橄榄枝,愿意从头开始带她学习成长。
“创新创业指导老师陈红星很认真负责,在互联网+和挑战杯战线这么长的比赛中,团队总有懈怠的时候,陈老师会经常提醒我们;刘卫国教授作为技术指导老师,时刻跟进项目的进展,并随时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。”
“万事开头难”,对于一个比赛“小白”来说更是如此。对项目技术不熟悉、对产品不了解,常看着一堆材料发呆。杨文艺回忆起项目起步的那段时光,内心百味杂陈。从一个小女孩到现在十余人团队的队长,她的成长故事还在继续。
心存感恩,将心比心
成长之路总是良师益友相伴,在实验室,她也从热情的师兄师姐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。于是在期末复习周,也愿意拿出时间帮助师兄处理实验数据。
“我可以选择专心复习,但是他一个人处理数据会耽误很多时间,甚至有可能耽误毕业,而有我的帮助他就可以提高效率,所以即使期末来临也会去帮忙。”
保研人的大三总是关键而又忙碌,而她在这一年选择担任班主任助理,为的是把老师和师兄师姐教给她的知识和自己总结的经验,传授给学弟学妹们。仅仅因为“当初老师和师兄师姐也是这样对我的,所以我想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”能帮到别人,是她感到最快乐的事情。在今年保研后考虑到班级其他班委同学要考研,也主动向老师对接班长和团支书的任务。
大学最后一年,她依然充满激情参加各种活动,充实生活。面对大四的毕业设计和研究生的科研任务,她积极阅读多篇文献,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;面对生活,她充分考虑别人;面对未来,她给出的回答是“坚定自我、脚踏实地、感想感做、勤能补拙。”